導讀:亞馬遜將與作家直接簽約出書,出版產業鏈可能被改變。拋開出版社與作家直接簽約,亞馬遜目的何在?相比傳統出版業,為何作家更青睞亞馬遜?亞馬遜是否會取代傳統出版商,稱霸出版業?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最大的一家網絡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公司將在這個秋季出版各種題材的書籍122本,包括印刷版和電子版兩個版本,從而加速拓展出版項目。這樣一來,亞馬遜就有希望取代傳統的出版商,稱霸出版行業。這一消息令不少出版商大驚失色。 曾經鼓動讀者拋棄書店的亞馬遜,如今又開始鼓動作家摒棄出版商了。目前,亞馬遜已經雇傭出版業老手基爾希鮑姆幫助負責出版一批著名的小說以及非小說類圖書。亞馬遜的第一筆交易是與自由作家菲利斯簽署了合作協議,而且還在上周宣布,將以80萬美元的高價出版演員兼導演潘妮·馬歇爾的回憶錄。 不僅如此,亞馬遜還允許所有作家直接查看書籍在各地區銷售情況,而且鼓勵作家和讀者進行互動交流,不用借助任何專業書評員,就可以把一本默默無聞的小說輕松打造成暢銷書。 這是亞馬遜在出版行業進行的重大嘗試,不可避免地會與各大出版公司發生正面沖突,使它成為各大出版社的競爭對手,而這些出版商都曾是它最重要的供應商。 出版商們對此忿忿不平,認為亞馬遜正在破壞了出版商、書評家以及經銷商長久以來建立的傳統出版模式。比如電子書出版商理查德·柯蒂斯認為,亞馬遜采取的是各個擊破的經典策略。亞馬遜一直在與書店競爭,如今又要涉及出版行業,還直接為作者提供出版機會,使得經理人都擔心會失業。 那么拋開出版社與作家直接簽約,亞馬遜究竟有什么目的?亞馬遜是不是會取代傳統出版商,稱霸出版業呢?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互聯網專家劉興亮對此作出點評。 劉興亮:從有了互聯網行業、有了互聯網公司各種業態以后,傳統的這種生態體系都在發生著改變。出版行業不可或缺的未來只有作者和讀者,鑒于兩者之間都很危險,互聯網行業縮短了以前的產業鏈上的很多環節,包括電子商務可能會暢想面向消費者,要經過更多的中間環節。中間環節能夠縮短的盡量縮短,起到了這樣的作用,改變了這樣的業態或者生態體系。 縮短了產業鏈的環節,改變了整個出版界的生態體系?纱蠹疫是有疑問,出版的書籍質量還能保證嗎?會有像傳統出版業的規范性嗎?針對產業鏈縮短的問題,劉興亮認為不需要過多憂慮。 劉興亮:亞馬遜是市場化的公司,會有市場化的優勝劣汰。包括以前的出版社也是,慢慢形成優勝劣汰的過程,什么是暢銷書、什么是自銷書。讀者方面不用擔心,更多的憂慮在于出版社這個行當里面去。 那么,對于作家來說,選擇拋棄傳統的出版商,轉而選擇亞馬遜,作家的考慮角度是什么呢?劉興亮認為對于每一個環節來說,作家都是源頭,更多在意利益角度。 劉興亮:現在亞馬遜給作者的利益分成比例不太清楚,但是應該比以前出版社要高。對于傳統的生產體系里面,出版社會給一個版稅的比例,這個比例很低的,普通人是10%,高的10%幾。但是書到底印了多少、賣了多少,是什么樣的環節,多少成本是不太清楚的,大量的利潤被中間環節拿走了。 現在,中間環節被簡化了之后,可能會把利潤更多的集中在付給作家當報酬了。在這樣情況下,劉興亮認為,亞馬遜很有可能會取代傳統的出版商來獨霸出版業。 劉興亮:未來肯定是這樣的趨勢,傳統出版行業這個行當肯定會萎縮,傳統的媒體會萎縮一樣,這樣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對此,劉興亮解釋實體出版這個行當不會消亡,但會作為市場份額不斷的萎縮,不會完全消亡。 劉興亮:傳統的出版商、經銷商肯定會慢慢的變小,可以參照新媒體的做法參與進去。 |